吴富恒(1911-2001).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人.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英文系,随即在北平师大附中任英语教师。1940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跟瑞哈慈教授进修语义学和文艺评论,同时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心理学。1941年12月获硕士学位。1942年初返回祖国。1946年4月,经吴晗、周新民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活动。1948年9月参加解放济南的接收工作,任济南军管会文教组成员,负责接管山东省立师范学院。1951年初随学校迁青岛,学校与山东大学合并,他任合并后的山东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兼外语系主任。同年参与创办《文史哲》,并兼任该杂志社副社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0月随校迁回济南。1959年至1966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分管科研和师资培养工作,为健全学校科研规划和科研体制,扶持建立晶体材料、美国文学的学科做出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污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冲击。十年动乱结束后,于1977年8月和1978年3月,相继出席中共“十一大”和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6月,出任山东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为学校的拨乱反正、教学科研秩序的恢复建立、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82年6月,被美国哈佛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称号的学者。哈佛大学德莱克博克校长对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校友吴富恒作了很高的评价:“1978年以来,中国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为复兴文革后的大学发挥了主要作用。吴一直促进和国外的教育交流,特别是和美国文学文化界学者的交流……”哈佛大学授予吴富恒的荣誉法学博士证书上也写着:“在艰险的年代里,这位爱国的教育家坚持标榜教育和学术,把它作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的基础。”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6月25日病逝于济南。享年90岁。
吴富恒在九十年来的人生旅程中,走了一条“爱国枣民主枣革命枣建设”的道路。这是他那一代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走过的道路,这是一条为祖国做出巨大奉献的光明之路。正是在这一点上,他被国际友人所理解、所赞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殊荣。
2011年7月8 日15时4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先生的学术研究多居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其理论方法和科研成果不仅凝聚成为令人高山仰止的学术丰碑,而且广为后学所领悟、接受和传播。
先生谦虚谨慎为人师表,他培养出的博士、硕士专业人才,成为各领域的中坚骨干;他指导、扶掖和帮助过的学者,数不胜数,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史学界当之无愧的导师。
先生一生简朴与世无争,平易近人乐天知命,他待人以诚、识人唯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崇高品质与风范感人至深,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