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50岁以上的人便会想起“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那脍炙人口的评剧唱段,还有那梳着大辫子、穿着农村花布裤褂的纯朴姑娘形象。
晚年的新凤霞对第一次品尝唐山烧鸡念念不忘:“这是一只唐山的大烧鸡!我可吃上唐山烧鸡了!当然现在吃烧鸡对我不算什么事了,可是无论多好的烧鸡,我吃起来总不像我那时在唐山闻到的烧鸡味道香。”
“那时”指的是解放前新凤霞来唐山唱戏时,她从住的地方到戏院要经过便宜街,还要过一条火车道。新凤霞清晰地记得过了火车道路口有一家卖烧鸡的店铺,烧鸡的浓浓香味使新凤霞几十年后对它仍津津乐道:“我每天走过这儿,老是闻到扑鼻的香味。那时我还没有吃过烧鸡,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吃上唐山的烧鸡,它怎么那么香呀!”后来母亲对新凤霞说:“等着吧,以后你成了角儿就能给你买一只吃。”演员们也常以此逗趣:“小凤,快成角儿吧!成了角儿,你母亲就给你买唐山烧鸡吃!”
让新凤霞念念不忘的不只是唐山烧鸡,还有开滦矿工。
1941年,新凤霞来唐山小山天乐戏院唱戏,那时小山一带的戏园子、妓院、澡堂、店肆混杂在一起,乱哄哄的,常有人在这里寻衅滋事,像新凤霞这样的唱戏小姑娘更是免不了挨欺负。
一次,要进后台的新凤霞被一个人蛮横纠缠,正当她难以脱身的时候,迎面走来的开滦矿工赶走了那个人。其实在这之前,第一次见到开滦矿工的新凤霞,对于他们那脸上身上黑乎乎,说话时露出白牙的形象是既好奇又惧怕的,总是远远躲着走。自打这次获救后,新凤霞感觉到了开滦矿工的可亲可敬,乃至后来在遇见一位素不相识的十四五岁女孩在街上遭一群坏人殴打时,新凤霞竟大胆地向一群矿工求助,矿工们立即奔跑过去解救了那位女孩。
多年后,成为评剧名家的新凤霞忆及往事动情地说:“唐山的观众请放心,小凤子还是原来的小凤子,没变!”真挚之情令人感动。
1958年,新凤霞如愿随团来唐山开滦煤矿慰问演出,深入车间班组、访问医院病房、慰问模范老工人。她走一路,唱一路,有时在台上应矿工要求连返7场仍不知疲倦。新凤霞还惦念着没时间来剧场看戏的夜班矿工,卸妆夜宵后,她紧接着去3个采煤区轮流为上夜班的矿工便装清唱,矿工紧紧拉着新凤霞的手,感动得直落泪。
走南闯北演出的新凤霞看重来唐山演出,亦是对评剧发源地唐山的看重,她这样说过:“不在唐山唱红了就不算红,没有唐山观众认可就不能算是评剧。”
成了评剧名角儿的新凤霞,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突破传统评剧的哀怨情调,步步深入,渐窥堂奥,艺术水准日益精进,开创了评剧喜调前锋,使评剧唱腔产生了清新、明快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丰富了评剧艺术魅力。学术界评论说新凤霞像京剧大师梅兰芳那样深刻影响和带动了一个剧种的发展。
本文开头提及的新凤霞第一次品尝唐山烧鸡的事,是在唐山解放后的1949年,新凤霞再来唐山乐天戏院演出时发生的。在后台,一位老演员突然提起了新凤霞想吃烧鸡的往事,于是演员张庆和立刻买了一只烧鸡递到新凤霞面前说:“小凤啊,你小时候就想吃唐山烧鸡,吃不起!这回你可真成角儿了。孩子,快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