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听丽梅说唐山。朋友们好,上回我们说到唐廷枢修铁路运煤炭。那么作为近代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唐廷枢很早就注意到了水泥的重要性。他曾经给李鸿章上书时就说过,水泥是修炮台楼房桥梁工程的“必须之物”。
1881年,李鸿章授意唐廷枢考察水泥制造。其实早在他刚来到唐山的时候,就发现大城山的石料质地很好,也萌生过制作水泥的想法。他认为唐山所产石料和广东香山里河的坦泥应该是烧制水泥的最好原料。在返回唐山后,他就将唐山石灰石与香山的坦泥分别送往澳门和英国研炼,结果表明为“最佳”原料,英国专家评价说:“唐山的灰石与香山坦泥合炼制成的细绵土,不亚于英国所制。”
此时李鸿章提出的想法和唐廷枢一拍即合,于是在1889年11月筹备细棉土厂,唐廷枢打算由开平矿务局,广东香山地主等出资联合办厂,厂址选在大城山南麓,主要原料石灰石就地开采,土料由广东香山地主雇人挖取,脱成坯晾干后运到澳门堆存,再雇船或用开平煤矿运煤的船,顺便捎回。
1890年,细棉土厂从英国购置机器设备,第二年占地60亩的唐山细绵土厂建成并投产。
建成开始,日产量不足30吨。唐山细绵土厂作为我国第一家机械化生产水泥的厂家,采用的是立窑生产,窑磨小而落后,制灰又不得法,再加上土料由广东香山运进,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亏损严重。在经营了2年之后无奈关闭。虽然只经营了2年,但开创了中国机制水泥的历史。唐廷枢的显赫成绩,为唐山奠定了重工业城市的根基。当时的唐山由于工业兴起,逐渐繁华,唐廷枢又做了什么呢?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主播: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