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宣统三年(1911年)

大事记
2019-08-21

闰六月二十六日(8月20日)清政府调集禁卫军及近畿各镇6万多兵力在直隶省永平府滦州以西的柏树庄至拐子山以北地区举行军事演习,史称永平秋操。中央审判处、外宾接待处、参观照料处、综理处等机构设在开平镇,阅兵场设在坨子头村南。参加秋操的分为东、西两军,东军是新式陆军,军咨使冯国璋为总指挥,西军是皇廷禁卫军,陆军部正参议舒清阿为总指挥。东、西两军以步兵为主,酌量配置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后勤兵、卫生队,动用山炮608尊、陆炮720尊、步枪2.86万支、马枪2196支、弹药车(畜力)452辆、接济车(畜力)320辆、骡马3612匹,雇用民夫1.95万人次。

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清廷监操大臣载涛乘专车赴永平府滦州开平行辕检阅秋操,并赴滦州官矿公司观看采煤。是日,北洋新军陆军第20镇统制张绍曾率秋操部队抵达滦州,19时爆发武昌起义,惊慌失措的清廷急电载涛回京。

八月二十一日(10月12日)清廷下令停止秋操,令秋操部队南下武昌,镇压起义军。进驻滦州的张绍曾部按立宪派兵谏部署,拒不南下。

九月六日(10月27日)驻滦州清军军官张绍曾、蓝天蔚、卢永祥、伍祥祯、潘矩楹向清廷"电奏"由梁启超拟撰的兵谏奏章《陆军统制张绍曾等陈请意见政纲十二条折》,翌日又加盖第20镇关防大印,派骑兵20余人专程送奏章进京。

九月十日(10月31日)第20镇内"共和派"军官孙谏声、李祖荫、李孝通等密谋起义,被协统潘矩楹查获。孙谏声等于当日晚逃到天津,加入由白雅雨(毓昆)任会长的"天津共和会"。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为安抚军心,清廷表态"维新更始,实行宪政"。密令京奉铁路火车开回北京,以防第20镇运兵进京。同时派第6镇统制吴禄贞代表朝廷到滦州宣抚,慰问嘉奖。

九月十五日(11月5日)主张立宪的吴禄贞到滦州后,要求清廷改良政治,决定组建立宪军。商议张绍曾部为立宪军第一军,由滦州进驻丰台。蓝天蔚部为立宪军第二军,作全军后援。吴禄贞部为立宪军第三军,由保定进驻长辛店举行兵谏。8时,张绍曾部在滦州北紫金山集会,宣布成立立宪军,打出立宪军军旗。

九月十七日(11月7日)1时。吴禄贞被袁党刺杀于石家庄火车站,继而张绍曾被免职,蓝天蔚被迫出走上海,滦州兵谏收场。

九月二十日(11月10日)湖北军政府全权代表胡鄂公到天津,与"共和会"骨干白雅雨等商讨北方革命事宜,策动驻滦新军响应武昌起义。九月二十六日(11月16日),胡鄂公等由天津到滦,策划起义。十月十二日(12月2日),胡鄂公在天津召开京津保滦通石革命同志代表会,成立鄂军代表办事处及京津保滦通石总指挥处,指定施从云任滦州总司令。

十一月十二日(12月31日)白雅雨携军政府大印由津至滦,力促立即发动起义。施从云等决定提前发动起义,辛亥滦州起义爆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