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4月)周学熙奉袁世凯之命,从开平矿务公司赎回唐山细棉土厂。翌年七月四日(8月23日)改名为唐山启新洋灰公司,聘德国人汉斯·昆德为总工程师。从丹麦史密斯公司订购最新式旋窑两台及其它附属设备,首开国内机械化干法生产水泥,开创启新和中国水泥工业的辉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称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商标为"太极图"。宣统三年(1911年)扩充改造,再问丹麦史密斯公司购旋窑两台、生料磨和水泥磨各一台,商标为"龙马负太极图"(俗称"马牌")。民国元年(1912年)向美国洛杉矶出口水泥一万余桶(每桶净重170公斤),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口水泥。民国10年(1921年)第二次改造,购丹麦史密斯公司大型旋窑两台、生料磨四台、水泥磨两台。民国21年(1932年)自制旋窑一台,民国22年(1933年)总技师王涛在中国推出第一个水泥包装纸袋。
四月四日(5月7日)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令北洋铁路总局复建山海关铁路学堂。在关内外铁路总局总办周长龄建议下,袁世凯将学堂迁至唐山。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称唐山路矿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校舍竣工,开学上课。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由邮传部直辖,校名改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从此独立开办,成为面向全国的铁路学校。民国元年(1912年)7月14日改称唐山铁路学校,粤汉铁路招考工程练习生28名,录取唐山铁路学校23名,从此名扬全国。民国2年(1913年)9月,校名更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民国5年(1916年)春,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高等学校作业成绩展览评比,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第一名。民国10年(1921年),唐山、上海、北京三所与铁路有关的学校合并,成立全国性的交通大学,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改称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民国11年(1922年),上海改称交通部南洋大学,唐山改称交通部唐山大学,北京改称唐山大学北京分校。民国12年(1923年)唐山大学北京分校独立建制,改称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