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南站的百年沧桑

华力
2019-04-27

清光绪年间,“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在唐山市大城山南侧的乔屯镇开办了开平矿务局。为了把煤炭运往最近的北塘海口装船运出,解决煤炭运销问题,开平矿务局于1881年6月9日,动工修建了胥各庄至唐山之间的一小段铁路——唐胥铁路。


这段全长仅9.3公里、采用国际通用1.435米标准轨距的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


伴随着铁路的建设,位于现在唐山市建国路天桥东侧老站道口处的唐山站,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在中国铁路运营图上,这座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老站,被称为唐山南站,它也被称作中国第一座火车站。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唐山站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唐山站原址重建。1983年11月15日,震后重建的唐山站,正式开通运营。然而,随着震后新唐山的总体规划和“京山压煤改线工程”的需要,唐山站进行第二次搬迁。1994年,位于新华西道西端的新火车站开始了客运业务。而经震后的重新修复,原来的车站,逐渐变成了以货运为主,改名为唐山南站。1996年6月26日,改由新唐山站接发全部旅客列车,唐山南站停办客运业务。


唐山南站承载着太多唐山人的记忆,目睹了太多离别重逢的感人故事,思乡之念、离别之情曾在这里一次又一次闪现。1996年停止客运以来,这座百年老站正渐渐淡出唐山人的视线......


2018年1月18日,时隔22年,中国第一座火车站——唐山南站再度开通客运业务。一些对唐山南站有特殊感情的市民纷纷赶来,再一次走进这座百年老站,重温逝去的岁月,回忆过去的时光。坐上绿皮火车,再一次感受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火车由历经沧桑的百年老站缓缓驶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旅客,更是承载着永恒的记忆。



从1881年建站以来,唐山南站共接送旅客百亿人次,为唐山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建筑是有灵性的,每块砖,每块木头,甚至连尘土都承载着历史和故事。”这是导演张艺谋选择唐山南站作为电影《归来》取景地时说过的话。


138年,一代又一代人用不同的方式,见证了这座老站的初生、发展、萧条与新生,不一样的时空,却有着一样的情怀。


138年,它见证了战火与繁荣、灾难与重生,唐山南站早已成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记。


138年的沧桑变化,138年的风霜雪雨,它经历那些天灾人祸,都一一印刻在这座百年建筑里,它就是一座博物馆。依然镌刻着即将成为历史的故事......     


1.jpeg


10.jpg


5.jpg


4.jpg


IMG_7768_副本.jpg


IMG_7763_副本.jpg


IMG_7791_副本.jpg


IMG_7774_副本.jpg


IMG_7786_副本.jpg


IMG_7777_副本.jpg


                                                                                     (图片/编辑  华力)

   


分享